健康视界线

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你的位置:健康视界线 > 健康视线 > 健康视线

视界线条 升麻引气上行, 砂仁引气下行, 麻黄引气外泄, 带你认识中药的妙用

发布日期:2024-11-29 10:59    点击次数:173

升麻、砂仁、麻黄,是历史悠久、应用广泛的中药材,虽然它们的性味归经、功效主治各不相同,升麻是辛凉解表的,砂仁是辛香温中的,麻黄是辛温利水的,但它们都有调气、理气的功效,相当于中医的“气药”。

中医认为,气是构成人体的基础之一,人的生理活动离不开气的助推,气聚则生,气耗则弱,气竭则亡。

古人通过观察气在人体的活动路径,如呼吸之生气,汗出之热气,饥饱之腹气等,认为万事万物都有“气”,如人体有“阳气”,做事有“运气”,并延伸到五脏六腑皆有“气”的认识,脾气、胃气、肝气、肺气、心气、肾气等,是中医辨证的重要关注点和落脚点。

气在人体的流转,有升、降、出、入四种状态,统称为气机,当气机调和顺畅时,阴阳平衡,和谐共生,否则就会气机失调,症见:

1、气的上升太猛太过,顶得难受,叫“气逆”。

2、气的运动受阻受制,局部瘀滞,叫“气滞”。

365站群VIP

3、气的出入不畅不利,郁结在内,叫“气郁”。

无论是气逆、气滞、气郁,都会让身体出现不适,轻的打嗝、咳嗽、急喘、无力、坠胀,重则有酸、麻、抖、肿、痛、郁等表现。“气”在人体并非特立独行的,它要推动血的运行、津液的输布、水谷精微的流动和排泄。当气的作用下降,人体生长发育一定会出问题。

中医把气区分为元气、营气、宗气、卫气等类别,而且重视气的退订、温煦、固摄、防御、营养等作用,当人体出现问题时,用中药调理,一般需要“气药”的参与,升阳气、疏肝气、护胃气、固肾气,还有引邪气外泄让身体恢复正常,等等。这是中医使用药物调理的基本逻辑。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中药宝库里,能当气药的很多,这里说三个典型的,经常被用到的药材:升麻——引气上升,砂仁——引气下行,麻黄——引气外泄。

一、为什么升麻能引气上行?

站群论坛

升麻很早就被古人筛选入药了,和柴胡一起,叫“气药双雄”。《神农本草经》认为升麻主解百毒,避疫气瘴气邪气,久服可轻身长年,是上品中药。

中医认为,升麻味辛、微甘,入肺、脾、胃、大肠经,其性浮升,入手阳明、足阳明、太阴等经络。按六经辨证思路,是属于邪气尚未深入之际使用,可升举阳气、清热解毒、发表透疹。

升麻以根部入药,其质地轻盈,干燥后可浮于水,服用后触发气机,走而不守,相当于推动气体前进,而且配伍得当,药力倍增,多见于:升麻+石膏、黄连,消弭胃火,解阳明之毒;升麻+黄芪、党参、柴胡,升举脾胃清阳;升麻+葛根,透发痘疹。

升麻在方剂里多见于普济消毒饮、升麻附子汤、清胃散、补中益气汤、升麻葛根汤等,但阴虚火旺者不能用。

二、为什么砂仁能引气下行?

中医认为,砂仁是理气、芳香、化湿的名药,其味辛香、性温,微苦,棕褐色的外表下,藏着温脾胃、利肾气的大力量,可化湿行气、温中止泻、安胎止呕。

砂仁发力点在中焦,属于中焦脾胃化湿温燥的专药,升清降浊,连通心肺、大肠、小肠、膀胱,益三焦,当肾气逆上,影响脐下、胃脘、肺金时,引起呛气咳嗽,冲气逆上,气机逆乱,气运出现上盛下虚的问题,诱发上热下寒、上假热下真寒等问题,肾虚不纳气,用砂仁可引气下行,归于肾元。

砂仁单用叫“缩砂散”,市面上以阳春砂、海南砂、缩砂为道地药材,用砂仁的药方有香砂六君汤、香砂枳术丸、健脾丸、参苓白术散等。

三、为什么麻黄能引气外泄?

“气”本来是人体的必需,引气外泄不是出现反作用了吗?这里说的“引气外泄”,是指邪气,即逐邪外出,恢复身体正常状态,麻黄是引邪外泄的名药。

麻黄味辛、温,微苦,入肺、心、膀胱经,有的中医认为它是“虎狼之药”,药力不好把握,古典名著《红楼梦》就有记述,所以也被称为“天下第一畯药”;但也有的中医认为,它是辛温、散寒、发汗、治水的好药,用对了能“四两拨千斤”。

麻黄以茎入药,是发汗的,以根部入药,是止汗的,非常奇特。实际上,这也正是中医“引气外泄”的基础,当寒邪入侵肌表,会入里化热,并把毛孔拴得紧紧的,人体卫气和寒邪相斗,急需一个打通毛孔的猛药,这就是麻黄出场的契机。

麻黄起效迅速,相当于用蛮力将毛孔“踹开”,寒邪一下子就被卫气赶出去了,还伴随着出汗,发烧情况缓解,这就是助气外泄。后来,中医又发现蜜炙麻黄,其药性可乘胜追击,进入肺部宣发,利于平喘镇咳。麻黄这些特性,中医称为“青龙”,伤寒论里小青龙汤、大青龙汤,首药就是麻黄。

当人体气机逆转,引起水路紊乱,水停心下,如果拉肚子,发烧、干呕、口渴、小便少,用小青龙汤;如果身热、怕冷、不出汗,用大青龙汤。其它的方剂还有麻黄汤、麻杏石甘汤、越婢半夏汤、三拗汤等。

总之,升麻引气上行,砂仁引气下行,麻黄引气外泄,是中医引经药的生动运用,把气往上导,向下引,把邪气向外赶,体现了中医辨证治疗的生动实践。不过,用药需遵医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