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视界线

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你的位置:健康视界线 > 健康影像线 > 健康影像线

影像串联 调中益气汤精解,以气机升降与水液代谢为核心逻辑,深度剖析李东垣'气水并调'学术思想

发布日期:2025-02-12 14:04    点击次数:52

今天讲解李东垣调中益气汤思路及临床运用:

一、核心理论:气化失司与水液代谢

1. 经典溯源 

《脾胃论·脾胃胜衰论》:'夫脾胃不足,皆为血病,是阳气不足,阴气有余'  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病机模型:  

脾胃虚弱 → 气机壅滞 → 水液输布失常 → 形成'气滞-水停-湿阻'恶性循环  

2. 气水关系动态图 

        脾升清 ↑ → 肺宣发 → 水精四布  

           ↓   气化枢纽    ↓  

        胃降浊 ↓ ← 膀胱气化 ← 三焦决渎  

关键病理:中焦气机壅滞 → 水液代谢'三停'(停于上则眩、停于中则胀、停于下则肿)

二、方剂拆解:调中益气汤(《脾胃论》)

原方组成

黄芪(一钱),人参、甘草、当归、橘皮(各五分),升麻、柴胡(各二分),木香(二分),苍术(三分)  

配伍逻辑与动态解析

1. 君药组:  

黄芪+人参:构建中焦气化双引擎  

黄芪侧重升发(如风箱鼓动)  

人参侧重固守(如堤坝稳固)  

2. 臣药组:  

苍术+木香:燥湿行气黄金组合  

苍术(苦温):如烈日曝晒湿地  

木香(辛温):如狂风吹散迷雾  

3. 佐使药组:  

柴胡+升麻:维持升清主旋律(量轻不过钱)  

当归+陈皮:防燥药伤阴,维持气血平衡  

配伍比例奥秘  

补气药:行气药 = 5:1(黄芪1钱 vs 木香2分)—补而不滞  

升提药:降浊药 = 1:2(升麻2分 vs 陈皮5分)—升降相因  

三、临证要点:脉-舌-症三位一体辨证

1. 经典适应证 

脉象:右关濡滑而左脉弦涩(气滞湿阻,木郁克土)  

舌象:舌淡胖边齿痕,苔白腻水滑(气虚湿盛之象)  

主症:  

头目昏沉如蒙湿布(清阳不升)  

脘腹胀满叩之如鼓(气滞中焦)  

下肢浮肿朝轻暮重(湿浊下注)  

2. 加减法要  

湿重肿甚:苍术增至5分,加茯苓皮15g(增利水之力)  

气滞痛剧:木香增至5分,加槟榔6g(破气导滞)  

兼表证:加苏叶9g(宣肺启闭,提壶揭盖)  

阳虚畏寒:加干姜3g(温振脾阳,化气行水)  

3. 禁忌甄别

阴虚水停:舌红少津,脉细数者禁用(燥药伤阴)  

湿热壅盛:苔黄厚腻,脉滑数者慎用(需先清热)  

四、名医案例解析

1. 李东垣原案(《兰室秘藏》)

患者夏月贪凉,头痛如裹,脘痞纳呆,小便短少。  

用药:调中益气汤原方加羌活2分  

中医逻辑:  

夏季湿盛,加羌活增强升阳化湿  

小便短少不用利水药,通过升清降浊自能通利  

2. 张锡纯治水肿案(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)

患者晨起面肿,午后腿肿,腹胀如瓮,脉沉濡。  

处方:调中益气汤合防己茯苓汤  

治疗思路:  

黄芪配防己:一补一通,调节膜原水气  

木香配桂枝:辛开温通,重启膀胱气化  

3. 焦树德治慢性胃炎案(《方剂心得十讲》)

患者胃胀嗳气,食后加重,大便粘滞不爽。  

365建站

处方:调中益气汤加旋覆花10g、代赭石6g  

病机突破:  

木香+旋覆花:降胃气如顺风扬帆  

苍术+代赭石:燥湿与重镇刚柔相济  

五、与补中益气汤鉴别 

1. 病机侧重:  

补中益气汤:单纯中气下陷(升提为主)  

调中益气汤:气滞水停并重(升降同调)  

2. 用药特点:  

补中益气汤:纯用升提,配伍当归养血  

调中益气汤:苍术燥湿,木香行气,攻补兼施  

3. 脉象差异:  

365站群VIP

补中益气汤:脉虚大按之空  

调中益气汤:脉濡滑按之涩  

六、现代临床拓展

1.慢性胃炎:针对'脾虚气滞'核心病机,调节胃肠动力  

2. 特发性水肿:通过调节'气-水-湿'代谢环路消除水肿  

3. 梅尼埃病:升清降浊改善内耳迷路水肿  

明日预告:清暑益气汤—长夏湿热病机的破解之道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