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视界线

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你的位置:健康视界线 > 全球健康线 > 全球健康线

健康连接 老太原胰子

发布日期:2025-02-25 23:16    点击次数:119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 365建站微信二维码

胰子,是昔日老太原人对香皂的叫法。其实,在化工香皂问世以前,胰子专指老太原的一种手工皂,全称叫“猪胰子皂”,或就叫“猪胰子”;而化工香皂则叫“洋胰子”,也有肥皂的意思。猪胰子虽说是老太原人土法制作,却溶解油渍,去污力强,尤其在寒风凛冽的十冬腊月,用它搓洗皮肤后,手脚不皲裂,还能变得绵软光滑,是老太原人的洗浴珍品。

猪胰子的制作,顾名思义就是以猪的胰脏为主要原料。古人很早就发现猪胰腺所含的消化酶经分解渗出后,具有洁肤去垢、美容养颜等作用。杀猪后,摘下猪的胰脏,剥去油脂,剔除筋络,剁碎并用棒槌捣成糊状,放进盆里快速搅拌,边搅拌边倒入温和的碱水,这个程序老太原人叫“捣胰子”;当搅拌到足够黏稠后,用手掰成一颗颗鸡蛋大小的块状,捏圆搓光,风干晾晒,猪胰子就做成了。讲究点的,加入适量的皂角、冰片、猪脂和冰糖,以此去除异味,洗后的手脸看上去有光泽。一颗猪胰脏能做十多块猪胰子,节省点的够一家人用大半年。当然,这是最普通的做法,经过老太原几代人的不懈努力,原料配比、制作技艺等都有独特的秘诀,成了货郎担里的热销品,早在清雍正年间,老太原的胰子就成了进奉朝廷的上等贡品,其珍贵可见一斑。

据说,老太原人制胰子的技术始于清康熙年间,后来在吸收流落太原的山东人的技术基础上,又摸索出了一套养颜护肤的特效配方,至清雍正年间,短短几十年时间就被指定为“朝贡”,并在徐沟县南吴家堡村(现小店区王吴村)开辟了生产基地,产品远销省内外。

365站群

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猪胰子颇受农家青睐,是家家户户的生活必需品,老太原方言说它“可起糙(去油污)了”。正如老太原的一首顺口溜所述:“猪胰子,油性大,手脚裂了全不怕;一天用它洗三洗,赛过貂蝉和西施。”当年,赶集卖了土货的小伙子总会给自己的心上人捎回一块上等的猪胰子。

其实,庄户人家在意的是实惠。尤其初冬或开春,地里劳动的庄稼人手上都有一道道裂子,劳动一天后,回家搓上把胰子,在温水里好好洗洗,手上的裂子就不会扎得人生疼,再粗糙的手也会感到绵滑柔和,不抹油也不打紧了。猪胰子成了庄稼人冬天里的护肤“神器”。老太原胰子的制作手艺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